國標車在東南亞市場的增長態(tài)勢:隨著東南亞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出臺,國標車在當地的出口量呈現(xiàn)出快速增長的趨勢。2023 年,中國對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同比增長超過 50%,其中新加坡、馬來西亞成為主要出口目的地。國標車的續(xù)航能力不斷創(chuàng)新高,充電速度越來越快,智能化程度也走在世界前列,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對國標車的認可度不斷提高。對于國產車企來說,不確定的充電接口標準給備貨帶來了麻煩,而為了快速響應市場不同需求,出口車企搭配轉接頭來出貨就是一個重要選擇。歐標樁加轉接頭后才能給國標車充電。阿曼充電轉接頭

歐美標充電協(xié)議ISO15118和DIN70121是什么關系?DIN70121是ISO15118的簡化版,交互的信息內容和參數定義相同,有些可選參數要求沒那么嚴格,另外DIN70121只定義了直流充電不支持交流充電,ISO15118包含交直流,還定義PnC。目前市面上普及的是DIN70121,支持ISO15118的很少,支持ISO15118交流充電的更少。DIN70121將慢慢過度升級到ISO15118,升級動作只需要改軟件。對于CCS轉GBT充電轉接頭,這指的是支持DIN70121或ISO15118轉GB/T27930。營運車充電轉接頭俄羅斯有很多轉接頭需求。

在東南亞,國標樁與歐標樁呈現(xiàn)出并存的態(tài)勢。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與中國經貿合作密切的國家,隨著大量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涌入,國標樁的建設逐漸增多,在一些商業(yè)區(qū)和居民區(qū)都能看到其身影。而泰國、印度尼西亞等國家,由于早期與歐洲汽車品牌合作較多,歐標樁的分布更為普遍,尤其是在一些老牌的停車場和加油站。這種兩種標準充電樁并存的情況,與當地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發(fā)展密切相關。這對于新能源車的用戶來說就會加劇充電難的問題,本來樁就不多,而且只有部分樁能適用。
汽車充電常見的是交流樁,交流樁成本低,4s店甚至會送樁,也可以自己在網上購買,很多車主自己安裝了交流樁。交流樁充電慢,長途或著急用車的時候還是直流樁方便。不過直流樁充電涉及更多的安全問題,對車和對人的安全。所以直流充電之前,還沒電壓電流輸出的時候車和樁之間要進行很多信息交互,充電過程也在以50ms的時間間隙檢測充電狀態(tài),一遇到安全因素會在200ms內切斷電壓電流輸出。直流充電有嚴密的充電協(xié)議,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協(xié)議版本,國內實施的國標協(xié)議是其中一種。由于全國協(xié)議統(tǒng)一,車主不會遇到充電樁充不了電的情況,只要是充電站都能充電。不過世界上很多地區(qū)充電協(xié)議不統(tǒng)一,像中東,印度,俄羅斯,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也是多標準共存,國標車遇到歐標或美標樁充不了電。樁車之間需要一個充電轉接頭協(xié)議轉接后可以充電。交流充電不涉及到充電協(xié)議。很多地方既有歐標充電樁又有國標充電樁。

汽車充電轉接頭,比如歐標轉國標轉接頭,是只能用在直流充電,能用于交流充電嗎?比如歐標交流樁,它和直流樁的插頭結構兼容,插到歐轉過轉接頭上能給國標車充電嗎?充不了。國標直流充口只能充直流電,如果需要轉接頭實現(xiàn)交流轉直流,不光軟件協(xié)議轉接,還得加一個直流轉直流的電源模塊,體積增加很多,這就成了一臺直流樁而不是轉接頭了。即使歐標交流樁也不能通過簡單的轉接頭給歐標直流口充電,交流電轉直流電需要一個復雜的電路來完成。交流樁只能充交流口。轉接頭讓國標車行走天下都不怕。歐標轉國標直流樁充電轉接頭
充電樁不匹配怎么辦呢用轉接頭。阿曼充電轉接頭
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城市國家,充電樁標準國際化程度高,既有國標也有歐標。當地引進的國標車數量逐年增加,租車公司都會為車輛配備轉接頭。游客租國標車游覽時,在組屋區(qū)用國標樁,去濱海灣景區(qū)用歐標樁加轉接頭,充電體驗順暢,很多游客表示下次還會選擇國標車。越南的胡志明市,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,中資參與的項目帶來大量國標樁,同時歐洲品牌也在布局歐標樁。當地物流企業(yè)購入的國標貨車,在市內用國標樁,跑跨境運輸到柬埔寨遇到歐標樁,靠轉接頭就能解決充電問題。阿曼充電轉接頭
深圳市柏正科技有限公司在同行業(yè)領域中,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,不斷制造創(chuàng)新的市場高度,多年以來致力于發(fā)展富有創(chuàng)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,在廣東省等地區(qū)的電工電氣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(yè)口碑,成績讓我們喜悅,但不會讓我們止步,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,和諧溫馨的工作環(huán)境,富有營養(yǎng)的公司土壤滋養(yǎng)著我們不斷開拓創(chuàng)新,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,深圳市柏正科技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,回首過去,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,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,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,做好迎接新挑戰(zhàn)的準備,要不畏困難,激流勇進,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,共同走向輝煌回來!